纪念容闳先生诞辰197周年
纪念容闳先生诞辰197周年
纪念容闳先生诞辰197周年
曾国藩绝不是天生奇才,相反,他的资质只是中等,他自己都说自己是“中人之姿”,但他通过一套独特的自我提升方法论,最终一路成长为“中兴第一名臣”。
来到美国后,他们分散居住在周边的美国普通家庭中。脱离了清政府统治下压抑沉闷,死气沉沉的中国。幼童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先进的知识,补充着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。
他是广东人的骄傲,也是中国留学第一人!被人尊称为“中国留学生之父”。他更是用一生的执着,为无数中国人推开“看世界”的窗,他就是容闳。
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个男人——容闳,刚刚用一口带着康涅狄格口音的英语向美籍船长嘱咐:“Treat them as your own.”没人想到,这场被清廷称作“学习铁路技艺”的公费远行,最终竟成了撬动大清帝国根基的“反清预科班”。
到达美国之后,孩子们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,因为他们不仅要学英文,还要学中文。当时美国学制是小学8年,中学4年,大学4年。他们需要用15年的时间完成美国的大学学业。这或许不难,但他们同时不能远离了中国教化,因而不能荒废了传统的学习。他们必须读经,背诵“子曰学而时习
你说晚清谁最能“扛事儿”?李鸿章会搞外交,左宗棠能收新疆,但真要论“从绝境里杀出一条血路”的狠人,还得看曾国藩。这哥们儿出身湖南农村,智商不算顶尖,考了七次才中秀才,是个典型的“笨小孩”。可就是这个又慢又轴的人,愣是靠一股“死磕劲”,把自己活成了大清最后的“救
教育部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、中国关工委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将在CCTV-14、央视少儿客户端、央视频、中国文明网播出。发布仪式以“追光吧·少年”为主题,通过生动鲜活的事迹短片、真诚动人的故事讲述、形式多样的舞台呈现,对50
同治五年春,黄河岸边的风裹着沙砾,刮在人脸上像针扎一样疼。曾国藩站在刚修好不到一个月的长墙上,指尖攥着一块被风吹得冰凉的城砖,砖缝里还嵌着几根干枯的麦秸——那是去年冬天百姓们运土时,不小心混进夯土里的。他望着远处灰蒙蒙的荒原,心里像被这冷风灌得满满当当,沉得发